当前位置: 首页后勤保障平安校园详细信息

学生肥胖预防与干预

发布时间:2022-03-01     访问次数:5670     信息来源:本站原创     【字体:   下一篇

  • 一、肥胖的定义

    肥胖是指身体脂肪细胞增多或细胞体积增大或两种情况同时存在,即全身脂肪组织块扩大与其他组织失去正常比例的状况,表现为肥胖者的体重比正常人明显地重(超过标准体重的20%),而且通过肉眼观察能大致确定。

    肥胖可分两种类型,一种是单纯性肥胖(又称原发性肥胖),主要由于摄食量过多或大量吃甜食或含热能高的食物(如马铃薯、红薯等)及油脂类食品引起。另一种是继发性肥胖,是由于神经和内分泌功能失调或某些代谢疾病引起。儿童少年时期的肥胖主要为单纯性肥胖。

    二、引起肥胖的危险因素

    体内脂肪过多积聚,体重超过正常标准的20%时,即称为肥胖。肥胖形成的原因有多种,有:遗传、生活方式、缺乏锻炼、医疗和药物的因素等。

    遗传:父母中只要有一方是肥胖的,那儿童就有40%肥胖的机率,如果父母双方都肥胖,则孩子就有80%肥胖的可能了。

    生活方式:我们都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的社会,快餐、酒宴、零食应有尽有。甜食、脂肪含量高的食物、淀粉类食物、甜饮料,少食、不食蔬菜。饭后不活动,食后即睡,进食次数少而过量,进食次数多而量少。

    缺乏锻炼:优越的条件让孩子门失去了最基本的锻炼方式,爸爸妈妈可以用各种代步工具带孩子们去任何地方,方便快捷的通讯方式也减少了孩子们锻炼的机会。电视更是罪魁祸首,据统计60%的儿童肥胖和每天超过5个小时的看电视有关。运动不足、消耗减少、能量过多储存,造成肥胖。

    医疗和药物因素:患有甲状腺、肾上腺、心脏和肺部等疾病也可以导致肥胖。治疗这些疾病的类固醇药也可以导致肥胖。

    三、肥胖对青少年健康的危害

    肥胖对学生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:一是对机体生理功能的损害,二是成年期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。

    (1)呼吸系统

    肺通气功能下降、呼吸系统免疫力降低,使肺功能降低。

    (2)心血管系统

    回心血量增加、血压增高、心脏前后负荷加重,心脏收缩力代偿性增强,心功能降低。  

    (3)骨骼

    关节承重部位损伤性疾病。

    (4)运动

    有氧运动能力下降、无氧阈值左移。

    (5)免疫

    血浆免疫球蛋白、补体C3、C4,及淋巴细胞T、B能降低,免疫功能降低。  

    (6)内分泌、代谢

    基础胰岛素、C肽分泌增加;甲状腺功能相对低下;血脂水平异常。  

    (7)性发育

    生长发育提前,第二性征发育显著;女孩月经初潮提前、月经紊乱。  

    肥胖是成年期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。对健康危害的严重性是可导致心血管疾病,是成人期动脉硬化症的高危因素,这种危险因素不一定在儿童期即造成疾病性损害,往往潜伏到成年期才发病。肥胖还与高血压、冠心病、糖尿病等成年期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。

    四、学校预防学生单纯性肥胖主要的干预措施

    学生肥胖的防治对增强儿童青少年体质,预防成年期疾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,但单纯性肥胖的防治较为困难。对于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青少年,禁食、药物减肥、手术去脂均不可取。减肥中药及其保健制品,效果尚不肯定。

    科学地控制饮食和合理的体育锻炼是预防肥胖的有效方法,但须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。盲目地控制饮食和体育活动,不但达不到预防肥胖的目的,反而会造成对生长机体的损害。

    1、制订制度和措施

    学校要充分认识学生肥胖防控工作的重要性。确定一名校级领导主管学生常见病防控工作,将学生肥胖防控工作纳入学校、班级和教师管理内容,明确主管领导、体育、卫生、教育教学、后勤等部门在学生肥胖防控工作中的职责,责任到人。

    制定和完善学生常见病防控制度。进一步强化学生肥胖防控管理方面的制度,如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制度、体育医务监督制度、学校体育活动的安全管理制度等。

    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学生肥胖防控工作计划和措施。计划要详细,措施要具体、可行。

    2、实施学生肥胖监测

    定期对学生实施健康检查,建立健康档案,经由身体测量、素质测试等方法确认特定学生肥胖个案,以便做好跟踪调查。

    做好学生肥胖干预前的意愿调查、学生体重控制资料的搜集整理、填报与干预跟踪工作。

    联系学生家长或有关专业单位人员,配合、辅导实施学生肥胖控制计划;视实际需要取得地方医疗卫生机构,营养专业人员配合。

    开展对体育课的卫生评价工作。各学校要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科学合理安排体育课,加强对体育课堂教学的管理,对学校体育课运动负荷进行评价,指导学生有计划、有目的、有规律、科学的体育锻炼,确保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和水平。

    3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与活动

    举办健康教育活动,指导学生实践健康生活:通过课堂宣讲、专题讲座、墙报、宣传折页等形式向学生宣传超重和肥胖的概念、发生的原因、对健康的危害,使学生明确环境因素与超重和肥胖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关系,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,提倡户外活动和合理膳食。特别指导肥胖学生学习正确的饮食控制及运动方法。

    注重学生饮食行为和运动行为的改变,设计诱发学生产生体重控制的行为,并增强与奖励该等行为之维持。努力改变学生的不合理生活方式,控制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等静坐时间,以降低因生活方式和不良生活习惯所引起的肥胖产生。鼓励学生多参加运动,加强体育锻炼,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能训练,培养学生养成合理的体育锻炼习惯。

    安排班级教学活动时间,采用小组讨论、示范、角色扮演、价值表现、视听媒体等教学策略,指导学生摄取适当的热量,提升学生选择健康饮食的决定能力、并采取健康饮食习惯、以达成体重控制的目的。

    应帮助肥胖学生设定个人的行为改变计划,透过分析自己的运动,饮食习惯,设定合理的行为改变目标,并运用自我约定及增强策略的执行、以增加肥胖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。

    在班级中运用团体,小组讨论、个别辅导等方式,协助学生学习克服肥胖的经验、训练解决问题和因应情绪反应的压力处理,以强化学生的自我技能。

    4、创造支持性的环境

    切实加强学生营养午餐的管理,开展膳食营养教育。各校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,面向全校师生和家长积极开展宣传活动,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饮食行为。

    增加学校小卖部或自动售货机中健康食品种类,取消高热量和不健康食品在校园内销售。向学生宣传哪些是健康食品和垃圾食品的危害,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健康食品,并监督他们不将垃圾食品带入校园。同时做好家长的宣传工作,让家长督促学生远离垃圾食品。

    阻止校园周遍无证食品小摊贩向学生销售食品。学校加强管理,引导学生不光顾无证食品小摊,同时可以加强与街道和工商部门的沟通,通过执法部门取缔校园周遍无证食品摊点。

    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。充分利用大课间的体育锻炼方式,改变、丰富大课间内容,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兴趣,使每天有限的25—30分钟发挥其最大的效能和作用。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、集体体育活动;定期开展广播操检查和比赛活动,提高广播体操活动效果。

    为学生创造运动的环境。改善学校楼梯的外观和安全性,鼓励学生每天进行走楼梯运动。学校可以开设一些健身体育锻炼兴趣班,如跳舞、健身操等,提高学生参加运动的积极性。

    限制学生电脑和电视使用时间。学校和家庭配合,老师和家长监督学生在学校和家中电脑和电视的使用时间,加强沟通和反馈。

    5、家长与学校配合

    定期召开肥胖学生家长会,告知家长有关体重控制的信息,进行家庭膳食指导。寻求家长的配合,以减低障碍、以形成支持性的环境。

    家长应与学校合作,了解肥胖症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。掌握有关学生营养的知识,不把进食量的多少或以吃某种食物作为对学生奖励或惩罚的手段。调整膳食结构和食量,避免经常吃油腻的食物和过多零食,少吃或不吃油炸食品;控制含糖饮料饮用,养成饮白开水习惯。三餐要规律,不暴饮暴食。使学生在幼年时养成合理的平衡膳食习惯,纠正偏食糖类、高脂肪、高热卡及含糖多的饮料等不良习惯。

    在专业人员指导下,家长对肥胖学生限制进食,使供给的热量和蛋白质要既能保证生长及肌肉的充分发育,同时又能使储存脂肪减少。

    家长与老师合作,控制学生的静坐时间如看电视、玩电脑、做作业的时间,合理安排作息时间,适当增加子女户外运动的时间。

    家长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,对因器质性疾病引起的肥胖进行必要的治疗。

    6、针对超重、肥胖学生重点开展干预工作

    学校领导要及时掌握学生超重/肥胖的检出率及分布情况,定期讨论学生肥胖防控工作,分析肥胖率上升的主要原因,制定管理措施,协调解决学校防控肥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督促防控肥胖措施落实。

    重点针对超重和肥胖儿童进行干预活动。合理控制饮食,改变不良生活饮食习惯;与体育教师共同配合,开展有氧运动;定期对学生营养状况进行监测,提出具体指导意见。探讨其他有效的干预方法,力争降低学生肥胖的检出率。

    班主任要掌握本班学生超重、肥胖的检出率,配合校医/保健教师做好学生肥胖防控管理工作;及时与超重、肥胖学生家长沟通,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。


分享到: